標題: 《Piper》
yukeng
註冊會員

帖子 2097
註冊 2013-7-29
用戶註冊天數 3926
發表於 2016-11-10 10:04 
119.246.134.104
分享  私人訊息  頂部


  看到鷸鳥吃蚌,蘇代在易水邊聯想到的是“漁翁得利”,而亞倫•伯利拉羅則在愛莫利維爾的海灘想到了“成長與友情”。  

    中外兩個牛人展現了“冷”與“熱”兩種文化結構。一種是“我這樣做是為了你好,聽 我 的”。另一種是“和朋友玩去吧,自 己 想 辦 法”。前一種是教人攻心,後一種是教人探索。  

   《Piper》這個短片的誕生,是源於亞倫•伯利拉羅測試新程式時的靈光一閃,和《Piper》的故事一樣,亞倫•伯利拉羅正是得到了安德魯•斯坦頓的鼓勵,從而將那一抹靈光系統化。繼而展開這段6分鐘時長的關於“成長、父愛、童年、夥伴、煩惱”的探討。這個創意歷程正如亞倫•伯利拉羅自述的一樣:“那個時候得到的鼓勵讓我覺得有些莫名其妙,但是我如果停下來了也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Piper》用微距鏡頭展現海邊的太倉一粟,仿佛把觀眾帶入到一部野生動物記錄片裡,結合卡通化的角色設計和拉伸式的動畫表演,營造出超現實主義的迷離感。200以上的焦段和貼近生活的劇情讓觀眾產生親近體驗,激發出大量的移情效果。     動畫片不同於實拍片的優勢就在於它是一張白紙,創作者可以天馬行空地塗鴉。結合越來越高效的視覺化電腦技術,讓創作者的靈感落地率倍增。藝術家可以像短片中的小鷸鳥一樣,埋入沙灘進入水中,觸摸這個難以言表的奇妙境界。 

  “Later waves are never weaker than the former.orWaves which come later are stronger and higher.”這句英文對應成中文意境大概就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這樣的意思。短片裡用越來越大的海浪作為對立矛盾點,同時也暗喻小鷸鳥的成長歷程“一浪更比一浪高”。 

   短短幾個鏡頭把小鷸鳥和寄居蟹的夥伴情分直接推入觀眾內心,誰的童年時光沒有幾個一起淘氣的夥伴呢。 

   關於成長,關於歡樂,關於童年那歸家的夕陽和飯香。 相似性經歷是拉近觀眾心理的有效手法。亞倫•伯利拉羅更巧妙地使用了可愛有趣的角色形象,溫水煮蛙一般讓觀眾無法自拔。 

    配樂是默片的關鍵環節,甚至可以說在默片創作中,配樂的重要性可以佔據半壁江山。北美搖滾圈有句話精准地表達了Adrian Belew的配樂對《Piper》這部短片起到的作用:“萬能吉他手比勞就是美國搖滾圈裡的一張百搭牌,放在誰的樂隊裡他都是扭轉乾坤的角兒。”本片的配樂就算閉上眼睛聽,也能感受到青澀、頑皮與友愛。

    父親的鼓勵、朋友的幫助、勇敢地創新、收穫的喜悅。短短六分鐘讓我們像回味童年日記般進入一段逝去的夢幻。回味無窮! - END – 


(來源:網絡)





yukeng
註冊會員

帖子 2097
註冊 2013-7-29
用戶註冊天數 3926
發表於 2017-3-1 11:03 
119.246.131.105




[ 本帖最後由 yukeng 於 2017-3-1 11:18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