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雅加达举行纪念《生活报》座谈会
pakon
管理員

帖子 4564
註冊 2013-6-29
用戶註冊天數 3960
發表於 2014-5-2 21:21 
203.185.35.230
分享  私人訊息  頂部

雅加达举行纪念《生活报》座谈会

【轉貼】【僑友網】发表时间:2014-05-02 17:45:23   【千仞】   


 
记《印尼〈生活报〉纪念丛书》
雅加达发布座谈会

栖梧

 

        4月27日, 《印尼〈生活报〉纪念丛书》三位主编千仞、梁俊祥、汪琼南邀约了在雅加达的《生活报》旧人及第二代、各华文媒体编辑记者及其他文化人共70人在一乐园酒楼欢聚座谈。

会议由汪琼南主持,会上放映了介绍《生活报》历史的纪录片《光辉的历程》和丛书编辑过程的光碟《抢救历史文物只争朝夕》。

丛书正主编千仞作了重点发言,他着重论述了《生活报》的历史地位,强调了《生活报》对支持印尼独立运动,促进中印友好的历史功绩,也提到了《生活报》的历史局限性,并再次阐述了抢救华侨华人历史文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他认为《生活报》是顺应时代要求的产物,她出现在上世纪40至60年代既有其偶然性,更有其必然性,必须辩证地历史唯物主义地去分析研究。

餐后自由发言,由副主编梁俊祥作小结。

现将座谈会上来宾的发言摘要如下:
                                               

沈慧争(泗水《千岛日报》特约记者):

我曾经是《生活报》的员工,那时才17岁,工作了一年半,从《生活报》领导人身上,我学到了不少东西,缅怀他们,心中有说不出的思念和感想。

《印尼〈生活报〉纪念丛书》的出版是一件好事,建议接着成立一个机构,抢救华人华侨文物历史,包括印尼文史料。

昨天刚刚参加了《星洲日报》主办的电视纪录片《下南洋》放映招待会,很有收获,今天的活动正好是个延续。

赵金川(雅加达《国际日报》总裁):

我在北京学习印尼文的时候, 《生活报》早期记者温流曾是我的老师。

拿到《印尼〈生活报〉纪念丛书》初稿时,我就感到《生活报》与现时印尼华文报是两种风格, 《生活报》的社论写得很到位,很有深度,从此对《生活报》有较全面客观的认识。

当年《生活报》条件艰苦,稿子全是手写,要排字,铅印,编委坚毅努力,饱受打压,不屈不挠,工作非常有意义,作为后辈,我深受感动。

《生活报》是进步的报纸,定位是:坚持进步,代表了历史潮流。

由于印尼的华文出现断层,现在华文报纸从业人员功底不是那么好,写出的文章远远赶不上当年的《生活报》的水平,需要抓紧培养接班人。

定位最重要的就是继承延续先进精神,弘扬中华文化,使中印两国友谊不断深化。

林豪(泗水《千岛日报》社长):

有人说: 《印尼〈生活报〉纪念丛书》的编委们都是“傻瓜”,其实不是。中华文化,五千年为何能够传承?主要就是大大小小的“傻瓜”们在“作怪”;没有他们,中华文化早就湮灭了。如果有这么些大小“傻瓜”,就不怕此地中华文化断层,苏哈托32年,绞杀中华文化,今天,要再恢复过来。

《生活报》是我们的过去,《国际日报》、《星洲日报》、《千岛日报》等是我们的现在,那么,我们的未来会是怎么样?只谈现在,不谈将来,不想想我们的子孙怎么样,不行,一定要想, “傻瓜”们活着的时候一定要多想。

要支持“傻瓜”们,就像李卓辉,应予支持,不管做得好不好,先支持再说。有了量,才会有质。

华人参政更好,一定支持。

华人,华人社团,华人媒体要好好团结,携起手来,把中华文化搞得更好。

杨兆骥(印尼联通书局董事长,出版家,中华图书特别贡献奖获得者):

《印尼〈生活报〉纪念丛书》的编委们不惜花三年时间,让《生活报》史料重现我们眼前,这是很了不起的,徐筑、黄昆章,还有我,都参与了。

有朋友问我:为何如此关注《生活报》丛书的出版,我联想起1955年万隆会议开幕那天,邹访今约我写篇文章庆祝回忆的召开,我和《生活报》早已结了缘。

《生活报》1945年10月24日创刊,1965年10月2日出版了最后一期《生活周报》。

丛书中《生活报》的社论,我读了好几篇,有些感触:

1947年6月10日社论《大可注意的日本》,就已揭露了:“日本,现在是美国心目中唯一可教的养子了”,指出日本是战败国,却有非份的领土要求。预见到“如果美国的卵翼政策长此发展下去,日本的再抬头,是不需要二十年的。”

1959年11月12日社论《住在乡镇的华侨为何不愿迁移?》为当时被逼迁的华侨呼号请命,坚定地维护华侨的正当权益。

1959年年底几篇社论反复号召全体印尼华侨要热爱祖国,也要热爱印尼。

我体会, 《印尼〈生活报〉纪念丛书》中最值得读的是它的社论,是有代表性的。

韩煦雅(小雅,《国际日报》记者):

我代表年轻后生向文化新闻界前辈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谢《印尼〈生活报〉纪念丛书》编委顾问们三年来不辞劳苦,编出丛书,及时抢救了华侨历史文物,为研究印尼华侨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生活报》坚持正义公正,坚毅地维护华侨华人的正当权益,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精神,继续前进!

李卓辉(印尼资深文化人):

纪录片《下南洋》写下了华人两三千年来可歌可泣的历史,今天《印尼〈生活报〉纪念丛书》的出版又是一页可歌可泣的奋斗史。

受到《印尼〈生活报〉纪念丛书》出版的感召,去年12月,不到一个月的筹备,我就出版了《巴厘风采》双周刊,自己掏腰包,已经出版了10期。

郑年锦先生曾说:现在出现大吹大擂、浮夸、不务实际之风。

应该出一份像《生活报》那样的报纸。

巴厘的优美,印尼的优美,没有好好宣传,怎么争取游客,促进繁荣?我于是帮助巴厘省政府出版了《巴厘风采》,再出了《印尼风采》两期。今年内,要再写完《海上丝绸之路》印尼部分。

学习《生活报》,不要大吹大擂,不是大吃大喝,要靠我们实实在在的工作。 要认真学习历史,继承历史。保留不够,还要研究。

三年前,梁凤翔俊祥昆仲的令尊遗著《敝帚集》出版,在雅加达举行发布会,我当时曾提出要组织一个研究中心。没有研究平台,许多史料再过十年终将烟消灰灭。争取成立华人研究中心,计划有个六百平方米的面积。

华商战争的冲突,我成为牺牲品,但是现在更加健康,更加快乐,也更加穷。

最近,一名印度工程师写的《令人忧虑 不阅读的中国人》引述资料说: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日本人40本,以色列人67本,匈牙利人更多达115本。这个对比,确实令人忧愁。

1999年,我曾到北京国图找《新报》,2008,2009又再去过,国图正搬家。

我找到过1900年雅加达八华学校校长李登辉要办雅鲁学院的广告;1906年梁士祯的曾祖关于印尼文史馆的亲笔信。要知道印尼甲必丹的名字,也能找到。

我曾经为找一个文件,花了我三个月的时间。我也是傻瓜。

吴协和(电影工作者,文化人):

抢救华侨华人历史文物的热心人,都是可爱的傻瓜。最先进的汽车都是要有倒视镜,纪录片《下南洋》和《印尼〈生活报〉纪念丛书》,它们都是回顾历史,借鉴历史的倒视镜。

(有关座谈会图片待补。)

 

 

2014/05/02

 


 
 
阅读(356) 评论(2)
我要博文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