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生活報》創刊68周年紀念
kmin
註冊會員

帖子 117
註冊 2013-7-6
用戶註冊天數 3953
發表於 2013-11-4 21:40 
218.102.112.99
分享  私人訊息  頂部
【转贴】
印尼《生活报》创刊68周年纪念暨印尼《生活报》纪念丛书首发研讨会在厦门召开
发布日期:2013-10-29
http://www.chinaql.org/sites/ql/c25/d_20131029122448317817.html

2013年10月23日,印尼《生活报》创刊68周年纪念暨《印尼<生活报>纪念丛书》首发研讨会在厦门大学隆重召开。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赖虹凯,《印尼<生活报>纪念丛书》编委会主任梁凤翔,印尼马龙佳集团主席、《印尼<生活报>纪念丛书》编委会荣誉顾问郑年锦,原江苏省政协副主席胡序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廖建裕,北京大学教授周南京、梁英明,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院长庄国土、教授蔡仁龙,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所长赵红英等出席了开幕式。《印尼<生活报>纪念丛书》编委会成员梁俊祥、汪琼南、徐筑、杨西北、郑椰影等以及其他报人后代,来自中国社科院、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和海内外嘉宾参加了本次会议。


开幕式上,首先宣读了中国侨联主席林军为本次会议发来的贺信。林军主席代表中国侨联对丛书的出版表示衷心祝贺,《生活报》自创刊始,报社前辈同仁坚持爱国立场,既面向印尼侨社又心系祖国,使《生活报》成为爱国华侨的喉舌,为促进中印(尼)人民友好作出了积极贡献。而今《印尼<生活报>纪念丛书》正式出版,不但缅怀了报社前辈的战斗功绩,更为研究印尼华侨史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在信中,林军主席还向全体参与丛书编纂的成员致以崇高敬意,并祝此次发布会和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赖虹凯向大会致辞,他指出,厦门大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由华侨创办的大学,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是新中国最早设立的华侨华人问题专门研究机构之一,华侨华人研究在厦门大学具有特殊的意义和重要的地位。《生活报》作为当时在印尼影响巨大的一份华文报纸,是当年印度尼西亚华侨爱国运动的宣传者和引领者,为支持印尼民族斗争以及促进中印国友好睦邻关系的发展做了许多贡献。继往开来,承前启后,应秉承《生活报》的时代精神,为加强中印文化交流、推动华侨研究做出新的贡献。
郑年锦在致词中向前来参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谢意。作为《生活报》当年的读者和《印尼<生活报>纪念丛书》出版的资助者之一,郑先生深情回忆了《生活报》的光辉历程以及它在印尼华侨中的巨大影响,《生活报》20年的历史,是印华新闻文化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抗战胜利后中印文化交往历史不可分割的部分,自始至终,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和坚韧的战斗力,充分表达了广大印尼华侨华人的利益。郑先生也表示愿继续为抢救华侨华人历史文物资料,促进中印文化交流贡献一份力量。



赵红英在致辞中回顾了中国侨联与《印尼〈生活报〉纪念丛书》编委会的多次接触和磋商,她指出,《生活报》虽然存在的时间只有短短20年,但这20年是整个国际局势、中国和印尼两国内部、中印关系都发生巨大变迁的时代。作为注重时效性的文献,报纸刊载了反映时代特征的详实文字和图片资料,不仅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舆论传播作用,更是全面、完整、真实反映当时印尼侨社历史史实的珍贵材料。《生活报》的成员及其后人们为了抢救和保存这些弥足珍贵的史料,付出了艰苦努力,《印尼〈生活报〉纪念丛书》的整理和出版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她希望侨史研究既能为侨界存史立传,也能开拓创新,让人们享受侨史研究工作者的文化成果,认识华侨的历史与文化,感知华侨的贡献,共同推动华侨华人研究事业的新发展。


原江苏省政协副主席胡序建在发言中深切缅怀了包括《生活报》报人在内的一批热爱祖国、热爱印尼的华侨前辈,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建设和平、民主、富强的新中国而不懈奋斗;也深情回顾了许许多多《生活报》成员的后人,为了不使前辈们的这份努力堙没于历史,自发地沿着他们的足迹,查阅、抄写、访谈、收集资料,发起整理、编辑、出版《印尼〈生活报〉纪念丛书》的活动,这些平均已年届七十的老人们,为了给现世和后人留下一份历史的存证,做出许多令人钦佩和感动的工作。广大印尼华侨和归侨侨眷应继承和发扬这些可贵品质,为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


研讨会上,梁凤翔作了主旨发言,全面介绍了《生活报》的历史地位,它是顺应时代需要的产物,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其次是《印尼<生活报>纪念丛书》的编纂过程,它的出版是报人及其后代响应时代的召唤;最后指出抢救华侨华人历史文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梁英明、周南京、廖建裕、李卓辉、韩熙雅、施雪琴、许金顶、郑椰影、张峰、杨西北、邹妍等专家和编委会成员发了言。全体来宾参观了《生活报》部分原件展览并观看《生活报》简史短片。《印尼<生活报>纪念丛书》编委分别向厦门市图书馆、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等机构赠阅了全套纪念丛书。


kmin
註冊會員

帖子 117
註冊 2013-7-6
用戶註冊天數 3953
發表於 2013-11-4 21:49 
218.102.112.99

文/图 - 春愁




印尼《生活报》创刊68周年纪念暨《印尼<生活报>纪念丛书》首发研讨会2013年10月22日-24日在厦门大学恩明堂举行。25日上午举行了一次部分代表参加的“南行文化人后代座谈会”。为了一些准备工作。我和梁俊祥于10月19日提前到达。10月25日下午编委会进行了最后一次会议,进行了总结。26日只留下小部分工作人员运送物资。27日全部离开厦门。会议就此结束。我是26日上午离开的。25日下午和26日上午和留下的人话别和留影,他们是梁俊祥公司的职员和厦大的一些学生,其实都是些小男生和小女生。最小的23岁的学生,《生活报》老编辑邹访今先生的孙女邹妍说:“《生活报》丛书完成了,大会结束了,大家都走了。我感到空虚和失落。”

我的回程照例坐火车,就是厦门到上海南站的K1210次车。为了《生活报》丛书的工作,两年来我在上海厦门间往返了4次。这趟火车很好。凭窗而坐。看着窗外闽南的山山水水飞驰而过。有足够的时间玄思冥想。回顾几天的历程,突然像小邹妍一样感到心头一阵失落,甚至有一丝伤感。


这次大会真不寻常啊。这次大会本质上是一次学术研讨会。我参加过许多研讨会,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次一样的。第一天做学术性发言的11人中,竟有三人激动落泪,有这样的研讨会吗?但是我能理解他们,大会会场静默无声,说明许多人都有共同的感受。台上台下有心灵的沟通。



千仞,即梁凤翔(以下概免先生、女士、教授等称呼)的大会主旨发言,回顾了68年前创办的《生活报》,回顾了三年来《丛书》编撰工作的艰辛。言未数句,声音哽咽。他能不激动吗?当年他以一个文学青年的身份写些短篇的时候,才是一个初中学生,当他进入《生活报》社的时候,也不过“年方二九”,今天当他回首往事时,除了他以外所有担任过主编、副主编、主笔、栏目和版面主编的同事,全已风雨飘零,自己成了“硕果仅存”,来主持“纪念”和“首发”大会,心中的感慨的确是难以言传的。

北大对华侨华人历史和亚洲问题有深入研究的资深教授梁英明,与印尼《生活报》有很深的渊源,年轻时代就在《生活报》写出不少有分量的文章,所以编委会委托他写总序。大会讲话未久就流下了眼泪。我们在查报时,见到他的父亲送两兄弟回国升学的诗。他学成以后终身从事与华侨华人有关的研究。从18岁至今82岁,已逾60年,今天讨论的,就是他年轻时代所参与的。这几乎是一生的回顾,能不激动吗?我要向梁英明先生道歉,一位摄影者拍下了那一刹那的影像,太使人感动了。所以我未经梁英明先生许可,就贴在下面:

接着讲话的、克服万般艰难主编中国唯一《华侨华人百科全书》的北京大学周南京教授说:“我和梁英明共事几十年。从来没有看见过他这样激动”。



第三位是郑椰影。她开始收集、整理父亲郑楚耘的资料已经好多年,开始孤军奋战,参与丛书编委会以后,又是写作最勤奋的作者之一,为了收集资料,她专程去过印尼、新加坡和国内许多地方。她的父亲郑楚耘是有高度觉悟、善于思考的革命者。受到过酷刑折磨,信念却从来没有动摇。但是回国以后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因意外事故早逝,非常可惜。林默涵曾经说:他默默地工作、默默地死去,但不愧是党和人民忠诚的儿子。郑椰影自己也极富正义感,从不苟且从事。今天他父亲的书终于在他们兄妹和编委会的努力下出版,欣慰又激动是理所当然的。

大会会期虽短,每天的活动却很紧凑。10曰3日这一天,与会来宾上午8时进入会场,直至下午6时结束,达10小时之久,中途进餐并短暂休息两次,都没有离开会场(餐厅就在附近)。会场安静、秩序良好。与会者仔细倾听,基本上没有人早退,或者进进出出。包括所有年长者和领导干部。这又是一般研讨会所罕见。


会议本拟邀请80人左右,实最后邀请140人,实际到会190多人。认真参加会议全程的120人左右。


如果用各种不同标准来梳理一下这120位与会人士,可以发现一些明显的特色:以学识言,其中有四十余位专业研究华侨华人史的学者,资深专家多位,如梁英明、周南京、廖建裕、蔡仁龙、庄国土、巫乐华、方学辉、施雪琴、许金顶、聂德宁等,国内来宾百分之九十有高级职称,其中不少人业余或兼职研究华侨华人问题。国外来宾都是事业有成人士,如印尼企业界的长者、一贯关心印尼和中国的教育事业的郑年锦先生,不久前荣获中国国家文化出版事业特别贡献奖的杨兆骥先生、印尼资深学者、老报人李卓辉先生,印尼华社长者、印华论坛主席余麦风先生。著名记者沈慧争先生、印尼著名电影人、华文教育机构领导人吴协和先生等。香港来宾中有夫妇作家东瑞及夫人瑞芬、作家阮衍章。研究印尼及华侨华人问题的学者张茂荣、许丕新、陈仲德、蔡高峰等悉数参会。以年龄言,与会人士半数以上年逾七十;年逾八十的有十多位,九十岁的有两位。国内具有正式行政职务的,市厅级以上的有十位,最高为副部(省)级。副市厅以下未予统计。由此可见与会人士素质很高。


这次我们所做的工作,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丛书的完成,固然是领导、学者、有关院校和研究单位的关心支持,海内外华侨、华人、归侨和热心人士关心和支持的结果。然而编委会全体成员的艰辛努力,却是色彩中浓重的一笔。《丛书》编撰的酝酿、规划。编委会的组建,经费的筹集,都是“自力更生”。体现了编委会全体成员热爱祖国、愿意为实现“中国梦”的理想奋斗的自觉性。编委们没有任何报酬固不消言,去国内外搜寻资料的车旅费全部自负。而其中编委会负责人承担的最多,各位编委虽然承担了自己的车旅费、笔墨纸张等诸类杂费等,但是往往集中活动时的餐饮和宾馆费用由编委会的一些负责人“承包”,专职雇员的工资由他们承担。三年来此款不下二十万元,他们自己出了,却不声张,没有计入捐款数内。我曾经直率出言相询,答云:“当年办《生活报》。翁福林把自己的居所全部腾出,无偿供《生活报》社使用。自己赁房别居。这种精神我还没有达到。”这就是编委会共同的精神。


本文只是回顾一些过往的琐事,无意于在此评价《生活报》,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生活报》在中国历史中,特别是华侨史中有重要的地位。我们把它整理、出版、数码化,有利于珍贵资料的长期保存,有利于一些很难查阅这些资料的人们阅读、研究。无疑是做了一件大好事。中国侨联林军主席在给大会的贺信在指出:“《印尼<生活报>纪念丛书》的出版,为研究印尼华侨史提供了一份鲜活珍贵的资料。”是十分中肯的。希望我们的工作,能推动更大范围官方和民间对华侨历史资料的挖掘、整理、保存、研究工作的开展。


我非常荣幸、也非常欣慰。从开始就参与了规划和探索。参加了几乎每个环节的工作。三年辛苦不寻常。认识了许多新朋友,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心灵的境界。自然,经历了欣喜也经历了悲伤,例如,与我同龄的朋友和同学黄昆章,就中途撒手而去。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欣喜的一幕:大会合影:
2013年10月30日星期三



[ 本帖最後由 kmin 於 2013-11-5 10:19 編輯 ]


mhw
註冊會員

帖子 49
註冊 2013-7-9
用戶註冊天數 3950
發表於 2013-11-5 09:46 
218.102.112.99
热爱祖国学习先辈不懈奋斗
       抢救历史忘我付出令人钦佩


kmin
註冊會員

帖子 117
註冊 2013-7-6
用戶註冊天數 3953
發表於 2013-11-7 16:13 
218.102.112.99
惠泽侨界
       功业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