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代貼] 雲貴高原路彎彎
Aching
註冊會員

帖子 288
註冊 2013-7-2
用戶註冊天數 3974
發表於 2013-8-11 17:36 
183.178.45.242
分享  私人訊息  頂部
 

 

 

[代貼]


七律   高原山彎路 作者 戈郎

 

雲貴高原川外山,車行險道曲彎彎。

今人有肯沉思對?往日求存拓路蠻!

看那亡魂湮草裡,開山劈石幾人還?

塵飛械噪囂囂沸,一線蛇弓漫漫攀!

 

前晚收到電郵,關於《哲理---路》,提示我們許多常理,往往人們忽略或不當一回事。路之哲理是一生中人人受用的學問。我看了一些攀山公路彎彎曲曲一層又一層如蛇一樣的圖片(上圖 ),很熟悉這圖像,這是解放前已存在的貴州去雲南往緬甸的軍事要道,是國民黨時期配合美國開發的。目的是支援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在緬甸印度一帶對抗日軍法西斯的重要公路。當時美國駐華軍司令史廸威將軍協助開闢這條由重慶陪都經雲貴高原至緬甸印度的軍事運輸通道。我因此寫了此首詩。

 

有誰在使用公路時會感激開山劈石犧牲性命的亡魂呢?前人曾經走過的路,後人不斷重復地走,我們有沒有去感恩呢?有沒有去吸取教訓呢?我寫回思就是有這兩種含義。的確,人生沒有平坦路可走,都是坎坷崎嶇路。人為了生活,每天重復又重復地在做各自的行業,不論你接受與否都不能推卸!

 

我還記得六十年代,在集美往廈門的填海長堤邊有許多煤炭堆積地,那些拉煤工臉黑身黑衣服也黑,是十足的低下層勞工。有一次我騎腳踏車去廈門,見年輕的拉煤工用雙輪手拉車拉了一車煤,上坡時相當吃力,但下坡時有重力往下衝,那拉煤工 該怎麼辦?由於自己剛回國不久,對拉煤工這一行業也新鮮好奇,不知其辛苦滋味。所以當時在旁只想觀看他是不是用自己雙腳頂著地面讓車子慢慢溜呢?這種動作就怕雙腳頂不住時被車撞扁。聰明的拉煤工卻發明特別方法,只見他雙手緊抓著車兩邊的扶手,肩上斜掛著車帶,只用腳尖不時點一點地,身體飛也似的隨載滿煤的車向前飛奔,就像飛躍奔跑的羚羊,其姿勢多麼優美! 這優美的姿態中又帶有多少危險?意外隨時會發生呀!他們為生活沒有其他選擇,要生存唯有在工作實踐中找出這條又快又相對安全,省時又省力的哲理之路!人民,真是創造歷史的動力。


 

 

 

[ 本帖最後由 Aching 於 2013-8-15 00:56 編輯 ]


丁发
註冊會員

帖子 178
註冊 2013-7-2
用戶註冊天數 3973
發表於 2013-8-12 18:18 
10.17.24.146
很高兴又读到Aching的好帖子。
     Aching讲的对“人生沒有平坦路可走,都是坎坷崎嶇路。人為了生活,每天重復又重復地在做各自的行業,不論你接受與否都不能推卸!”
    我们能好好的活到这把年纪,该是幸运、幸福。“忆苦思甜”的政治秀不可行。但怨天尤人的生活态度也不值得同情。今天有电视新闻,一个家庭四口人,有一万元收入,又能拿四千元的综援,政府又给电费铺贴,不能说很好,但也不至于到了悲天怜人的境地。我们当中有很多人靠“谷种 ”生活,其实也好不到那里。有的人就是只知道什么都是要政府供养。政府的钱还不是都从我们的口袋里拿的。
      Aching文中所提,手拉車后面,其实有长长的木头,那就是刹仔,香港人称之为"霹离",英文是"break",印尼文就是"rem"."用腳尖不時點一點地"就是让那条长木头,摩擦地面,从而产生一股阻力,以便减低车速。


Aching
註冊會員

帖子 288
註冊 2013-7-2
用戶註冊天數 3974
發表於 2013-8-12 21:29 
183.178.45.242


謝謝丁發兄的回貼,會轉告戈郎

大家都喜歡塗塗寫寫,在此熟悉了,

丁發兄見多識廣,貼子寫得風趣流暢內容豐富,

讀者好像身歷其境,好像上一堂課,

得益不淺,學無止境。



代貼戈郎作品小序

-Aching

發現戈郎的詩詞文章和發現 Awihlim的畫作一樣偶然。

早前,我在"華中天地"曾經介紹過Awihlim出色的畫作,

現在我義務代貼戈郎的詩詞文章。

我們身邊許多"身懷絕技"的校友,默默無聞地收藏

他們的興趣、作品,其實應該鼓勵他們拿出來和大家分享,

華中天地裡都是同背景知音,可以互相閱讀欣賞,交流思想,

切磋文字書畫,不失為長者一項益智節目。

年近七十的校友戈郎,還每天三小時車程來回返工收工,

換了是我,乘車路途中當然呼呼大睡,他卻不入夢鄉,反而勤動

腦筋,寫詩嚼字,積累了大量作品,卻靜靜放入隨身大袋裡;

後來捨得拿出來了,但早出晚歸,那有空餘時間上網消遣,

我再代他轉貼,盡一點校友的義務,希望我們天地裡百花盛開。



[ 本帖最後由 Aching 於 2013-8-12 21:36 編輯 ]


Aching
註冊會員

帖子 288
註冊 2013-7-2
用戶註冊天數 3974
發表於 2013-8-15 22:27 
183.178.45.242

 

 

 

[代貼]戈郎答謝丁發兄

 

謝謝丁發兄在百忙中還給我寫了回覆。丁發兄見聞極廣,是行過萬里路的長者,人生經歷豐富,看事情或分析問題非常細緻。就拿集美的拉煤車來說,丁發兄觀察得非常清楚,當說出Rem此字時,我腦中才浮現拉煤車不能缺少的那個簡單配件。特此再說聲謝謝!

 

                                                   ---戈郎

 

 

[ 本帖最後由 Aching 於 2013-8-15 22:28 編輯 ]